【编者按】2017至2020年,北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专项行动。疏解,是为城市治理、去病除疴做“减法”;提升,是为腾笼换鸟、留白增绿做“加法”。疏解整治促提升,带来的将是更加和谐宜居的北京。2017年已经过半,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专项行动交出亮眼成绩单。千龙网记者深入北京市十六区街头巷尾,见证疏解与提升给市民带来的切实变化。
文/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
方庄民间艺术馆、群乐园、方庄市场,生活在方庄的百姓,对这三个地方可谓再熟悉不过了。说起它们的前身,是环境脏乱的地下群租房、黄土露天的小广场,以及掺杂低端业态的杂货铺。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方庄地区“三清三请”,把群众嗤之以鼻的“脏乱差”,升级成为文化、健身、生活三小“景”,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了,生活更美了。
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方庄地区“三清三请”,把嗤之以鼻的“脏乱差”,升级成为提升百姓文化、健身、生活的三小“景”,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了,生活更美了。图为群乐园。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摄
家门口就能“摸得着”文化艺术品
剪纸、布艺画、捏泥塑、扎风筝……这些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,对于方庄地区的居民来说,出门走上十多分钟,就能欣赏到、触摸到,还能跟着大师学习到。朱漆红门青石砖,石砖上雕刻着剪纸艺术、风筝图样,古朴的建造风格又不失现代感,这就是方庄民间艺术馆。这个位于地下一层的艺术馆,共有剪纸室、绢花室、风筝室、布艺室、编织室、泥塑室等10个工作室,错落有致,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秘感。
走进剪纸室,头发花白的剪纸大师正教4名小同学做剪纸。孩子们一边剪纸,一边背诵着“十盏灯”儿歌。“五颜六色狮子灯,活龙活现调龙灯……”,言语间,一只只活灵活现得小兔子制作完成。
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方庄地区“三清三请”,把嗤之以鼻的“脏乱差”,升级成为提升百姓文化、健身、生活的三小“景”,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了,生活更美了。图为方庄民间艺术馆内王秀勉教孩子们做布贴画。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摄
在布艺室,5、6个孩子围坐在宽桌前学习布艺贴画--郁金香。花甲之年的王秀勉老师耐心地为孩子讲解。宽桌上摆放着王秀勉的多幅作品,其中一副作品“舞动的方庄”,画着三位老人身着彰显中国元素的老式布衫,双手舞扇,满面笑容。
王秀勉告诉记者,艺术馆让方庄的民间艺人有了施展才华之地,也成为了孩子们、老人们闲暇时间提升艺术品位的交流之地。“舞动的方庄”这幅作品,是其和社区内的布艺大师、爱好者,共同完成。这一系列作品起名为《幸福的方庄人民喜迎十九大》,一共十九幅,献礼十九大。
方庄民间艺术馆位于芳群园社区一号楼的右侧。这里曾是居住150多人的地下群租房。2014年,方庄地区办事处联合城管执法队,对此处地下空间正式清理腾空,并结合民意建设民间艺术馆,成为提升百姓文化素养的好去处。
清理群租乱象,请进民间艺术家,一清一请,百姓落得了大实惠。
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方庄地区“三清三请”,把嗤之以鼻的“脏乱差”,升级成为提升百姓文化、健身、生活的三小“景”,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了,生活更美了。图为群乐园里的董大爷和他做的剪报展板。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摄
从剪报阅读人数看群乐园的受欢迎程度
湛蓝的天空、青翠的杨柳、娇艳的花朵,与下棋、健身的老人,带着孩子遛弯的父母,“融”在一起,成为一幅美丽的画,这里是方庄群乐园广场幸福一角。
群乐园与其它街心花园相比,还有一种特殊的“美”,就是那里有80多岁的老党员董振玉做的剪报。董大爷见证了群乐园从黄土露天的“小土堆”,变身街心花园。在他看来,最能反映群乐园人气的,是阅读剪报人数增多了。
记者在群乐园看到,十多块白板排成一排,展板上既有“砥砺奋进的五年”“将改革进行到底”等反映时代强音的报道,也有“小视角折射大时代”“小故事反映大变化”的民生报道。
记者了解到,这些剪报,一部分是董大爷从方庄地区办事处、居委会收集来的,还有一部分是他在废品收购站,靠帮忙换来的。
在董大爷看来,公园美了,来这里锻炼的人多了,他的剪报也会也让更多百姓看的到、学习得到。董大爷的展板已经成为公园的美景。
据悉,群乐园只是方庄地区办事处改造提升公园设施的一个缩影,自2014年以来,方庄地区共改造提升7座街心公园,让百姓出门就能欣赏到美景。
清除废土乱石,请进鲜花绿植,百姓的居住环境更美了。
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方庄地区“三清三请”,把嗤之以鼻的“脏乱差”,升级成为提升百姓文化、健身、生活的三小“景”,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了,生活更美了。图为方庄市场。千龙网记者 秦胜南摄
做足加减法的美丽“菜篮子”
“饭碗虽小,盛着民意;菜篮虽小,连着民心”,要让居民的“菜篮子”满起来,离不开一个价钱公道、干净卫生、服务便民的菜市场。
方庄市场是方庄地区居民生活的“大仓库”,为居民供应着蔬菜水果、生活用品、鲜花百货等物品,服务地区9万人口。这个有着12年历史的市场,如今逐渐走向老化,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。
为此,方庄地区办事处做好“加减法”,淘汰部分低端业态,引进放心品牌。2016年8月,方庄市场终于迎来了一次“大变身”,成为居民家门口信得过的“菜篮子”。
走进方庄市场负一层蔬菜瓜果区,鲜亮的蔬菜整齐摆放,老人们在自选蔬菜超市认真挑选着爱吃的蔬菜。
据悉,升级后的方庄市场,不仅增加了蔬菜自选超市,对大楼的内外设施也进行了改进。比如,方庄市场的外立面由灰色石砖换成了棕色大理石,地面重新铺设石砖,市场门口也安装了电子抬干,加入了方庄地区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。
此外,为了保证百姓吃到放心的蔬菜,市场负一层新设立了食品安全检测站,由方庄市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每天的食品检验工作。每周二、周四为食品安全检测开放日,只要居民携带市场购买蔬果、乳制品的小票,就可由检测员为居民检测“把关”。
清出低端业态,请进百姓所需,百姓的“菜篮子”安全更有保证。
延伸阅读:
- [疏解整治见证]北京密云西邵渠村换新颜引凤来
- [疏解整治见证]出门就是花园,居民感觉特“有面儿”
- [疏解整治见证]河长效应:满眼绿色取代违建垃圾
- [疏解整治见证]北京通州:用好“减法”提升城市副中心功能
- [疏解整治见证]“打扫庭院”不含糊,平谷更美了
- [疏解整治见证]回访北京海淀福缘门 社区治理见成效
- [疏解整治见证]北京首条通风廊道初具雏形
- [疏解整治见证]七彩峰上的首都生态文明“金名片”
- [疏解整治见证]首都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全面推进
- [疏解整治见证]北京石景山“老街坊”刷脸柔情劝拆
- [疏解整治见证]北京海淀疏解低端业态实现“腾笼换鸟”
- [疏解整治见证]北京门头沟做好"加减法"城区大变样
- [疏解整治见证]北京顺义:719个空气监测小微站实现精准治污
- [疏解整治见证]前门三里河:北京胡同里的水乡美景